0516-6816 5566

8种心脏杂音要留意!10个习惯让心脏更健康

发布日期:2024-09-13    浏览次数:35

心脏杂音指心脏收缩或舒张时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湍流,导致室壁、瓣膜或血管振动所产生的异常声音。心脏杂音可见于健康人,更多见于心血管疾病患者。专家提醒,若心脏杂音伴随以下问题,要引起重视。

534661dbe2d18f53.jpg

八种心脏杂音要留意

1.瓣膜病。心脏瓣膜是用来保持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的阀门。若这些阀门关不好或完全打不开,心脏就可能出现杂音。比如,二尖瓣狭窄,心尖部可闻及隆隆样杂音;二尖瓣关闭不全,心尖区会出现吹风样杂音。

2.贫血。缺铁性贫血,意味着没有足够的健康红细胞向身体所有组织输送氧气。与贫血相关的心脏杂音需要密切监测,以防发展为更严重的疾病。

3.肿胀。心脏瓣膜功能失调可能造成血液循环变差,导致多余的液体在四肢积聚,出现肿胀。

4.甲状腺疾病。有的人心脏杂音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失调所致,甲状腺过度活跃会引起心脏血液发生湍流。

5.怀孕。女性孕期可能出现无害的心脏杂音,这是因为她们体内的血容量增加了。如果医生没有发现其他潜在原因,心脏杂音一般会在妊娠结束后消失。

6.感染。心内膜炎指心脏和瓣膜的血管内膜发生了感染,从而造成心脏杂音。一般来说,当细菌从身体其他部位,如口腔穿过血液进入心脏时,会发生这种情况。

7.头晕。起身太快和饥饿时头晕属于正常现象,如果没有任何明显原因而感到头晕,可能与心脏杂音有关。

8.食欲不振。婴幼儿发育差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,比如缺乏生长激素或心脏杂音。虽然这种无害的杂音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,但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评估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脏缺陷。


2bb2cada5507b482.jpg


心脏检查40岁就要开始

心脑血管病年轻化, 在四五十岁时,心脏和血管都会有明显的老化,弹性大不如前,特别是对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来说,定期检查很有必要。建议40岁以后,要经常进行体检,通过抽血检查,了解血脂、血糖情况;通过做心电图检查心脏,如有症状经医生判断必要时做一个双源CT(无创检查)或心脏冠脉造影(有创检查),确定是否有冠心病。特别是有家族史的人、在饮食上习惯吃盐比较多的人、工作压力比较大的人等,更要注意心脏可能会出现的问题,及时在门诊、社区、家庭做血压监测。一旦发现异常,要尽早去正规医院就医。


十个习惯让心脏更健康

1.拥抱:研究表明,与爱人相依偎能使自身释放一种有助降低血压、释放压力的激素,催产素。

2.大笑:大笑能刺激血管扩张,最大幅度可达22%,进而增强血液流动,降低血压。

3.食用巧克力: 可可豆中富含的抗氧化物质,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,帮助身体抵御外来伤害。

4.养宠物: 数据显示,饲养宠物的人血压相对较低,患心脏病的风险也低于不饲养宠物的人。这可能是因为养宠物的人比不养宠物的人锻炼时间更多。

5.每周吃一天素: 少吃肉是保护心脏的重要措施之一,研究表明,适当素食可以降低32%的心脏病风险,建议每周至少有一天吃素。

6.站立: 无论工作还是休息,我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坐着,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。站起来,在办公室里散散步,和同事聊聊天,或者每隔几个小时在附近转一转,都可以改善心脏健康。

7.保持适度睡眠时间: 每晚需要保证7~8小时的睡眠。研究表明,睡得太少会令心脏病风险增加48%,而睡得太多也会令患病几率增加38%。

8.咖啡因:每天喝1~3杯黑咖啡有助于稳定心率。

9.远离噪杂的公路:研究表明,在高速公路上,你接触到的噪音每增加10分贝,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就会上升12%。

10.结婚:调查发现,已婚人士的心脏相对单身者更为健康。对女性来说,持续10年的稳定婚姻可以使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3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