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血压?
一般来说,血压就是: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,当这个血压过大的时候,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血压。
对于18岁以上健康成人来说,每2年检测1次血压是非常有必要的,35岁及以上成人则至少每年检测1次血压。
针对高血压易患人群(正常高值人群、超重或肥胖、高血压家族史、年龄≥55岁、高盐饮食或过量饮酒)应每半年测量1次血压,而心血管门诊患者更应常规接受血压测量,以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。
高血压患者调整治疗期间,每日至少测量2次血压,血压平稳后,每周监测血压2次。同时,我们建议患者在家进行家庭自测血压。
测量血压的方法一般分为三种:
诊室血压:诊室血压不能代表整体血压状况;
动态血压:反应不同时段血压的总体水平,也是诊断晨峰高血压和夜间高血压的有效手段,可以评价短时高血压变异;
家庭自测血压:可用于观察数日、数周甚至数月、数年血压长期变异情况,评价长时血压变异。
如何正确测量血压?
被测量者坐在靠背椅上,精神放松,上肢置于桌上,暴露上臂,无紧束衣物。
选择合适大小袖带,至少覆盖上臂臂围的80%。袖带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。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,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.5cm。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处。
水银柱垂直放置,充气阻断脉搏,缓慢放气2-6mmHg/秒。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l时相,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V时相。所有读数均应以水银柱凸面的顶端为准;读数应取偶数。
如果您是首次测量,记得测量双臂血压哦,以较高一侧的读数为准!